事實上,目前全球范圍內沒有統一的軟硬水劃分標準。通俗來講,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、鎂化合物的水。水中含鈣、鎂等物質成分越多,水的硬度越大。從天而降的雨水、雪水中不含礦物質,是“軟水”。在地表流動的河水、湖水以及在地下流動的井水、泉水等都是“硬水”。一般而言,地下水中的礦物質含量通常比地表水高。
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鈣鎂的重碳酸鹽、氯化物、硝酸鹽等的總含量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規定0~60毫克/升為軟水,60~120毫克/升為中等硬水,120~180毫克/升為硬水,總硬度≥180毫克/升為高硬度水。我國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規定總硬度限值為450毫克/升。
75%以上的泌尿系統結石是草酸鈣結石,其成因相當復雜,既有攝入過多鈣、草酸的原因,更有機體自身的因素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來水雖然屬于硬水范疇,但事實上,適度的硬水能補充礦物質,并不會增加形成結石的風險。硬水中鈣、鎂離子有些是以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的形式存在。
國人喝水一般習慣將水煮沸后飲用。碳酸氫鹽變成碳酸鹽,不溶性的碳酸鹽就沉淀下來。所以,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自來水燒開的過程,就是一個讓硬水軟化的過程。燒開的過程中,礦物質沉淀成水垢,降低了水的硬度,飲用更為適宜。
人們喝白開水的時候,有時一不小心將水垢喝下,也不會形成結石。這是因為水垢中的鈣是固體鈣,大部分不會被人體吸收,它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。而且人體對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適應性。人體忽然改飲不同硬度的水(特別是高硬度的水),可引起胃腸功能的暫時性紊亂,但一般在短期內就能適應。除了煮沸喝水之外,煮飯、煲湯最好使用軟化過的水。日常飲用的水質經過檢驗,完全沒有問題。飲用水經過煮沸,已經降低了水的硬度。
對于患有腎結石,尤其是輸尿管結石的患者,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多飲水。當結石的直徑超過 1 厘米時,基本上不可能再通過輸尿管的蠕動、尿液的沖刷作用自行排出體外。這些大結石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,常常會阻塞在尿路最細處,造成腎積水和腎絞痛。此時患者如果飲用了大量的水,原本不通暢的泌尿系統會面臨更大的尿液排出壓力,甚至會引發嚴重的腎積水。因此,當腎結石、輸尿管結石超過一定的大小時,大量“喝水排石”并不適宜,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囑咐。
內容來源:人民衛生出版社《人體泌尿科學驚奇》
主編:宋剛
ISBN:978-7-117-31749-8